孙思邈:唐代道士、医药学家,后世尊其为“药王”。他一生致力于医药研究,著有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和《千金翼方》,较地了自上古至唐代的经验和药物学知识,丰富了我国医学内容。
扁鹊:春秋战国时期名医,渤海郡鄚人。少时学医于长桑君,尽传其医术禁方,擅长各科。他善于运用四诊,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,被称为“脉学之宗”,一生创有《难经》《扁鹊内经》《外经》等,还发明了四诊法。
华佗:东汉末医学家,名旉,字元化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精通内、妇、儿、针灸各科,外科尤为擅长,麻沸散的使用为世界医学史上早的全身麻醉,还发明了五禽戏。被后人称为“外科圣手”“外科”,多用“华佗”称呼他,也以“华佗再世”“元化重生”称誉有医术的医师。
张仲景: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人,名机,据传当过长沙太守,有“张长沙”之称。著有《伤寒杂病论》,确立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规律,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,对后世影响深远,被后世尊为“医圣”。
李时珍明代医药学家,字东璧,号濒湖。历三十年,三次易稿而成《本草纲目》,为我国医学史上一大巨著,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,另著有《濒湖脉学》《奇经八脉考》等书。